黄春春 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心血管内二科
天气转凉时,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也逐渐攀升。寒冷的天气会对人们的心血管健康产生悄无声息的影响,那么天寒地冻时应该如何预防急性心梗?本文将对此进行介绍。
一、注意保暖
天气寒冷时,保暖是预防急性心梗的首要措施,因此外出时要穿戴足够暖和的衣物,佩戴好围巾、帽子、手套,避免颈部、头部以及手部暴露在寒冷空气中,因为这些部位有丰富的血管,容易散失热量,从而导致血管收缩。此外,室内温度也要保持适宜,一般控制在18-25℃,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,导致从温暖的室内环境走到寒冷的室外时血管迅速收缩,增加心脏负担。如果必须外出,可以在家门口稍作停留,让身体逐渐适应温度变化。
二、合理饮食
(一)控制食量
避免暴饮暴食,每餐保持7-8分饱即可,否则会加重胃肠道的负担,使血液大量涌入胃肠道,减少心脏供血,诱发急性心梗。
(二)均衡饮食
适当多吃富含维生素、膳食纤维的食物,例如水果、蔬菜、粗粮等,这些食物能够有效减少食物通过小肠的时间,从而降低身体对胆固醇的吸收,有助于改善血脂水平,同时避免摄入高胆固醇、高脂肪食物,如油炸食品、动物内脏等。
(三)适量饮水
冬季气候比较干燥,人体容易流失水分,因此需注意适量饮水,保持体内水分的平衡。每天至少饮用1500-2000毫升水,可以分多次饮用,而不是等到口渴才喝水。
三、适度运动
冬季比较寒冷,适度运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,增强心脏功能,有效预防急性心肌梗死,提升人体的免疫力。需要注意的是,运动时应该选择合适的方式及时间。
(一)选择时间
避免在清晨时运动,此时气温过低,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时间段,血压的波动较大容易使血管突然收缩。应在10时后,气温相对较高时运动。
(二)控制强度
保持适中的运动强度,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,选择相应的运动项目,如慢跑、散步、八段锦、太极拳等较为温和的运动对于中老年人是不错的选择。在运动时注意循序渐进,不能从一开始便进行比较剧烈的运动。若是在运动期间出现胸闷、胸痛、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,应立即停止运动。
四、改善生活环境
吸烟和过量饮酒都是心梗的危险因素。戒烟可显著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,限制酒精摄入也有助于保护心脏健康。
五、规律作息
生活中要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,保证充足的睡眠,这对于心脏健康至关重要。尤其是在天气寒冷时,要保证每天有7-8小时的睡眠时间,营造温暖舒适的睡眠环境,避免熬夜打乱人体生物钟,使得内分泌失调、血压升高,增加心脏的负担。在临睡前不能喝浓茶、咖啡,不宜吃东西,这些都会导致血管收缩,加快血液循环,从而增加心脏负担,诱发急性心梗。
六、情绪管理
情绪波动过大,尤其是在天气寒冷时出现大怒、大喜、悲伤等情绪,会导致血压急速升高,心率加快,进一步增加患急性心梗的风险。因此,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,保持愉悦的心情,遇事冷静处理,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。可以通过听音乐、阅读、旅游等方式放松心情。如有特殊问题,应及时就医,寻求专业帮助。
七、定期体检
家族中有患高血压、糖尿病、高血脂、冠心病者,需要定期体检,检测血脂、血压、血糖等指标,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,并遵医嘱进行系统化治疗。可每年完成一次全面体检,包括心脏超声以及心电图的检查,及时发现早期的心脏病变。
八、遵医嘱服药
若是已经存在高血压、冠心病、高血脂等疾病,需要遵照医嘱按时服用药物,切忌擅自换药、停药,这些药物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控制病情,降低急性心梗发病的风险。此外,在用药的过程中要随时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,出现不适症状要及时就医。
总而言之,天气寒冷时是急性心梗发病率较高的时期,预防这一疾病的发生需要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入手。注意保暖,合理运动和确保均衡饮食,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,学会调整自己的不良情绪,定期到医院接受检查,这些举措能有效预防急性心梗的发生,保护心血管健康。